联系人:谭先生
手机:13672878866
地址: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龙头村高圳路1号
网址 :www.0750huiyuan.com
步入10月,新会柑园提前进入火爆状态。许多新会陈皮爱好者,在收购今年新皮的同时,互相打探行情,也陆续收到一些消息:柑园病害蔓延、果树落果减产严重、今年收果收皮难咯……
也有不少人表示怀疑,今年并没有“天鸽”、“山竹”这样的强台风正面吹袭新会,是不是为了“哄抬果价”放出来的消息?
(拍摄于2020年7月,柑树生机盎然,苍翠挺立)
回顾今年上半年的种植情况,别说新会陈皮爱好者,就连新会柑农和陈皮从业者,也对今年茶枝柑的丰收,寄予厚望——看它繁花似锦,结果累累,小青柑皮身油亮……
然而到了10月份,一切来得猝不及防。
起初,只是少量的生理性落果。渐渐,落果成了常态,直到捡也捡不过来。更有甚者,落果前已在树上病变、干枯。部分柑园,呈现“一片颓势”。
(树势萎靡,病果多)
(落果严重)
我们耗时多天,实地考察不同产区的柑园,并采访了多名本土柑农,整理出以下内容,希望能为各位陈皮爱好者提供一点参考。
新会整体柑园情况如何?产量锐减
在新会各产区,有许多柑农,如问到种植的诀窍,如同八大门派,各有独门秘籍。但今年问到挂果情况,多数人摇摇头,表示落果普遍。
(落地果多,整体偏小)
多数柑园整体落果率,在两成到四成之间,严重者,落果可占到一半,少数表示,目前落果量在百分之四左右,但落果仍在持续,难以估算损失和产量。不少柑农预测,圈枝/原枝亩产在3000斤左右,驳枝亩产则波动较大,在5000至7000斤上下浮动。
(某柑园用胶绳绑住枝条,标记弱树/病树)
综合梅江、天马、双水、东甲等多个产区情况,整体树势尚可,但存在病树死树,鲜果品质不够稳定。也有很少数柑园主表示,今年花了大力气改水土和日常管理,果品比去年有所提升。
今年减产原因有什么?气候病害
双水老柑农陈生,种植原枝柑树多年,叹道,种植技术在提升,管理经验在积累,但柑树种植始终是“靠天吃饭”,要按时令培育采收,一旦出现气候异常,容易出现病害,产量波动难以避免。如果是大面积柑园,且种植品种单一,染速度则更快。
东甲有六个圈枝果围的梁生,总结个人经验,认为今年七八月份长期高温天气,导致的“缺水”对柑树生长和根部营养吸收造成不利影响。哪怕小青柑时节挂果量不错,后续保果,还得花一番功夫。从现在来看,根部损伤,也造成同一棵树柑果成熟度相差过大的情况。
(某柑园台风“海高斯”过后,柑树倒伏)
而今年8月的台风“海高斯”。也让不少柑农发愁。梅江陈姓围主,果围内种植多为4年原枝树,仍属于“新树”,加上树根类似“气生根”,细而繁密,扎根不深。容易被刮倒,刮倒后就恢复树势很难,为后续培养埋下隐患。之后的连绵雨季,又让遭受高温异常天气和台风吹刮影响的柑树根部产生病菌,雪上加霜。
鲜果采摘比例如何?二红为主
茶坑某果围围主梁生介绍道,今年顺德、佛山的客户,倾向于购买二红柑/二红皮,因糖分少,好保存,陈化后与大红皮功效相近。
双水柑农梁生表示,他种植有五年/十年圈枝树,今年受天气异常印象,尽管花更多精力照料,二红柑仍较往年早成熟,且受落果影响,为平衡市场需求与鲜果品质,预计二红柑采摘比例高达6百分之六十。
(往年二红柑时期,枝头硕果累累)
在采访过程中,多数柑农对树上柑果,顺利成熟到大红柑,不太乐观。落地果情况难以遏制,代表柑树本身需要护养。为了明年及往后数年的持续发展,会在疏果和采摘上,进行适当调整,以减轻柑树负担。也让柑树在冬末春初期间,能汲取更多营养,巩固树势。
今年鲜果收购行情?供不应求
果价走高原因一:种植与管理成本增加。今年异常气候对柑树培育不利,为了保住树势,柑农们除了自做花生麸(一种传统肥料),有从普通肥料转用质量更好的大品牌肥料,也有提升化肥、菌肥、水溶肥施放比例的。除了肥料的投入增加,在日常管理上人手也需要增加,且今年聘用工资普遍提升百分之5-10。
果价走高原因二:市场需求大,供不应求。上文提到,今年各产区今年产量普遍下降,但市场需求较往年要大,甚者出现部分产区今年新皮不足,客户转而收购去年皮的情况。据不完全统计,梅江、天马、东甲等产区,今年每市斤果价上升1-3元不等;而双水、三江等新兴产区,也有0.6-1.2元之间的涨幅。
(阿姨以传统“三刀法”开皮)
资本涌入,出现“承包式收购”。以往,为丰富收购品种,不少本土品牌,会选择在不同的果围进行采购。今年,有梅江和三江的柑农表示,有收购整个果围全部柑果的情况。
本地采购为主,也有天南地北的客户。受访的柑农表示,今年大批量采购鲜果的,仍以新会人为主。散客的话,多来自饮食文化相似的广州、顺德、东莞、潮汕、澳门等城市,随着新会陈皮功效被普及,江苏、浙江等其他省份,前来采购的人也增长不少。
虽然今年收果形势严峻,各位新会陈皮爱好者,也不必对鲜果或新皮品质过分担忧。新会柑种植和新会陈皮行业发展多年,早已有一套成熟的采摘、验收标准。从目前采收的原料状况看,经过筛选的茶枝柑鲜果,品质仍然不错。只要根据个人需求仔细挑选,理性选购即可。
不少柑农表示,尽管今年果价上升幅度比去年要高,可对于日益高涨的种植成本和产量锐减带来的损失,不过尔尔。今年,有人小赚一笔,有人仅仅收支平衡,也有人损失不少。但他们仍对茶枝柑前景,抱有信心,也在考虑提升原枝/圈枝柑的种植比例。“毕竟是家乡的产业,继承和发展也很重要。”他们如是说道。
特别鸣谢:
各产区十九个果围的新会柑农,接受采访,并无私提供以上信息,也向每一位坚守初心、默默耕耘的,新会柑农、新会陈皮从业者,致以崇高敬意!
(本网站部分素材来自网络,如果本网站展示信息侵犯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,请及时通知我们,我们立即予以删除。)